“您已經79歲了,沒有想到把這300萬留給自己的孩子嗎,?”
6月1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原關鍵金屬實驗室主任、鄭州大學教授何季麟,,向鄭州大學捐款300萬元,,設立“麒麟獎學金”,。
面對媒體的詢問,何季麟院士平靜而淡然地說:“這55年來,,在黨的關懷和各級組織的幫助下,,我取得了一些成績和榮譽,這一切都歸于黨和國家,?!?/p>
“我取得的獎勵來源于科技,也想把它反哺到科技領域,。這點資金很微薄,,希望盡微薄之力,獎勵優(yōu)秀學子,,吸引更多青年才俊投身材料科學事業(yè),,勇攀科學高峰,為我國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發(fā)展奉獻青春,,貢獻力量,。”
“何季麟院士捐贈300萬元設立麒麟獎學金,,體現了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的科學家精神。何院士的境界,、格局,、胸懷,為全校師生樹立了光輝典范,,將極大鼓舞青年學生,,為國家科技進步和社會發(fā)展奉獻青春力量?!编嵵荽髮W黨委書記別榮海對何院士高度贊譽,。
孜孜以求 從貧困生奮斗為“稀有”院士
捐贈儀式后,何季麟院士給大家?guī)砹艘粓鰟e開生面的課堂——“材料人同上一堂愛國主義課”,,分享其成長經歷與科研心得,。
他于1945年9月出生于河南開封,家里兄弟5人,,自小家境貧寒,。
“何院士常常跟我們分享年輕時的故事?!辈牧峡茖W與工程學院執(zhí)行院長王海龍說,。為了養(yǎng)家糊口,參加完高考他就到建筑工地上干小工,?!八v在開封南大門拉板磚時,,有個大坡上去費力,很多人就花5分錢請人助力,,為了掙到這5分錢,,何院士遠遠二三百米就開始加速跑,用盡全力沖上去,?!?/p>
拿到北京鋼鐵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他揣兜里一個星期不敢告訴父親,,母親體弱多病,,讀大學意味著家里少了一個勞動力,徒增家庭負擔,。最后,,在大哥的鼓勵與父母默許下,他才去上了大學,。
1969年,,何季麟從大學畢業(yè),懷揣著“以黨的需要就是我們的志愿”的信念,,響應國家需要來到寧夏石嘴山下剛建成的905廠——一個軍工配套鉭鈮鈹冶煉與加工的小廠,。
從校園到工廠,何季麟從零起步,,自我加壓,,努力鉆研,開始了稀有金屬領域孜孜探求的人生之路,。
60年代,,905廠引進的是日本生產工藝,日本鉭粉工藝比電容量僅為2000—3000μFV/g,。“為了改變這種現狀,,1970年我們便開啟了鉭,、鈮制備技術的自主研究開發(fā)工作,并迅速攻克難題,,將鉭粉比電容量提高到了8000μFV/g,,完全淘汰了日本工藝?!焙渭诀腚y忘當年的技術攻堅,。
20世紀80年代,正值軍工企業(yè)轉民用,,905廠要改造生產技術工藝,。為了尋求企業(yè)的發(fā)展之道,,何季麟便去國外考察,想引進新的生產線,。但到了國外,,連廠房都不讓進去?!八麄兘^不會在世界的東方培植一個新競爭對手,。”何季麟深受觸動,,立志進行鉭,、鈮材料的自主研發(fā)。無數個不眠之夜后,,他們取得了成千上萬個技術數據,。最終,產品一次性送樣就通過國際認證,。
團隊堅持科技創(chuàng)新,,2001年后,鉭,、鈮產業(yè)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成為世界鉭、鈮金屬領域“前三強”,。目前,,鉭絲綜合質量水平和市場占有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鉭粉居世界第二位,,鉭制品,、鈮制品等20余種產品走出國門。
905廠從一個小廠成長為我國最大的鉭鈮生產廠家,、躋身為世界鉭業(yè)三強,。同時,何季麟也從一個普通研究人員成長為“稀有金屬”領域的院士,。50多年來,,他從事有色、稀有金屬冶煉與加工理論和工程化技術的研究開發(fā)工作,,研究開創(chuàng)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鉭鈮金屬冶煉,、加工工藝、技術與方法并實現了工程化應用,,獲得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二等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等獎項。
老驥伏櫪 花甲之年開啟人生新征程
“十年前,我應邀來到鄭州大學,,回到老家河南,,開啟了我科研工作第二階段的新征程。在這里,,我感受到了現代化河南建設的蓬勃生機,,也親歷了鄭州大學在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進程中的很多重要時刻?!被貞涍^往,,何季麟院士感慨萬千。
2015年,,何季麟院士以學科首席特聘教授的身份來到鄭州大學,,擔任新成立的河南省資源與材料工業(yè)技術研究院院長,旨在培養(yǎng)一批有色金屬冶金與材料方向的人才,,服務河南有色金屬產業(yè),。2019年,何院士擔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和河南省資源與材料工業(yè)技術研究院院長,。
“河南是人口大省,,何院士掏心掏力想把我們學科建成一流學科,把我們學校建成一流大學,?!辈牧峡茖W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王瑞波說。何季麟院士身邊的工作人員深切感受到了他情系桑梓,、心系家鄉(xiāng)的情懷,。
來到鄭大之后,何院士首先對學校材料學科的現狀進行全面了解,,結合河南省的優(yōu)勢產業(yè)進行學科布局,,圍繞“服務國家戰(zhàn)略需求、服務河南有色金屬產業(yè)”,,布局了金屬與合金靶材,、氧化物靶材、高純金屬制備,、鋁綠色冶煉,、鎂綠色冶煉等8個新的研究方向。
完成學科方向布局之后,,又要考慮技術問題。沒有技術怎么辦,?沒技術沒關系,,他就在國內尋找研究人才引入學校,根據新的布局方向引進各專業(yè)人才,。近10年時間里,,團隊成員重視基礎研究的同時,,強化成果應用轉化,累計獲得各類縱橫項目40余項,,入賬經費近1億元,。
何院士帶領團隊不斷凝練研發(fā)方向,“我聽得最多的就是要多謀劃,、多創(chuàng)新,,通過產學研用緊密結合,打造獨具特色的研究團隊,,干一件大事,。”王海龍說,。在此基礎上,,鄭州大學周密部署、嚴格論證組建了“先進靶材研究中心”,,并著力打造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研發(fā)團隊?!昂卧菏拷o我們確立了一個靶材夢,,即做出一兩種靶材,解決一兩項‘卡脖子’問題,,將靶材推廣應用到國家經濟主戰(zhàn)場,,在先進靶材研究領域占有一席之地?!?/p>
在何院士的帶領下,,鄭州大學建立了“綠色選冶與加工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和“資源材料省部共建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兩個國家級研究平臺。他帶領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取得突破性進展,,2017年學校資源材料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序列,,學科排名大幅度上升,ESI排名進入全球前千分之0.266,,位居全球排名第37位,。
干一件大事 攻克ITO靶材“卡脖子”關鍵技術
“2020年,我們榮獲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二等獎,。河南省政府,、鄭州市政府分別給予100萬元的科研獎勵,我本人又自籌了100萬元,,共計300萬元,,設立材料學科麒麟獎學金。”何季麟深情地說,。
本次捐贈的資金中,,占重要比例的就是何院士領銜主持的項目成果——平板顯示用高性能ITO靶材制備關鍵技術及工程化。
各種顯示屏如手機屏幕,、電腦顯示器,、平板電腦等,不僅可以導電發(fā)光,,還可以幻化出形式各異的文字和靜態(tài),、動態(tài)的炫目影像,奧妙全在于顯示屏玻璃上涂裝的一層透明導電薄膜,。這層膜背后就有一塊看不見的“靶”材料,。ITO膜的厚度僅有30納米到200納米,它先被制作成標準尺寸的靶材,,由磁控濺射高速撞擊,,將其氣化濺鍍到玻璃基板上形成一層膜。
ITO靶材是制約我國工業(yè)發(fā)展的“卡脖子”技術之一,。它又稱為氧化銦錫材料,,不僅用于有機發(fā)光顯示和觸控面板,還用于太陽能電池和抗靜電鍍膜,、EMI屏蔽的透明傳導鍍膜等,,在全球擁有廣闊應用市場。中國是銦資源大國,,但80%靶材市場被日韓壟斷,,原材料大量出口到日韓,我們再高價購買他們的靶材產品,,這種ITO濺射靶材幾乎全部從日本,、韓國進口,價格高達8000元一公斤,。國內沒有一家能做超過32英寸的靶材,,燒不出大號靶材、中國平板顯示制造就仰人鼻息,,這是深刻的大國之痛,,也讓何季麟心痛。
日韓對我國進行技術封鎖,,技術保密,、裝備不賣、無資料可查,。為了解決這個“卡脖子”技術,,90年代中期,,在何季麟院士的帶領下905率先開始氧化物靶材研發(fā)。自2015年來到鄭大,,何院士繼續(xù)深耕已堅持20余年的兩個領域:一個是半導體集成電路用的金屬與合金靶材料,一個是平板顯示方向上所用的氧化物靶材料,,持續(xù)研發(fā)這兩大材料并實施產業(yè)化,。“這是黨和國家關注的,、卡脖子的,、重點需要突破的關鍵技術?!焙卧菏空f,。他組建了自己的研究團隊,從原先的僅有7人,,到現在已有40多個科研人員,。
團隊自己合成原料、自主研發(fā),,形成了一條和日韓不同的工藝路線,,申請了知識產權和國外專利。這項成果使中國ITO靶材制備實現了從無到有,、自主研發(fā),、到并跑超越的重要轉變,迫使日本ITO靶材降價80%以上,,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加快了國產化進程,為靶材料中國制造到中國創(chuàng)造做出了示范引領性貢獻,,最終贏得了2020年度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二等獎的榮譽,。
2022年,鄭州大學牽頭組建中原關鍵金屬實驗室,,他擔任實驗室主任,,以77歲的高齡帶領研究團隊沖鋒在科研第一線。2023年,,在前期研究基礎上,,他帶領研究團隊,與905廠共建“稀有金屬特種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助推我國關鍵金屬與靶材領域實現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為服務國家重大戰(zhàn)略積極作貢獻。
傳承后學 點點滴滴皆表率
對鄭州大學資源材料學科而言,,何院士的貢獻不僅僅是落在紙面上的數字,。他在哪里,,他的影響力便帶到哪里。
為了資源材料一流學科建設,,在攻破一些科技難題時,,他時常帶領團隊在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樓上工作到深夜,凌晨1點回家是很常見的事情,?!拔覀儠r常圍在他辦公室的會議桌上一起吃盒飯?!眻F隊成員宋建勛教授說,。有時和團隊師生一起工作到凌晨12點多,很多青年老師都熬不住了,,他依然堅守一線,。他做過心臟手術、患有糖尿病,,大家多次勸他注意身體,,但他仍然堅持?!八麨閲业男枰?,為集體的需要而奉獻,以集體的榮耀而榮耀,,殫精竭慮,,無私拼搏。國家科技進步獎答辯結束,,他就直接去了醫(yī)院,。這種求是擔當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們這幫年輕人?!蓖鹾}堈f,。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8級付振華師從何季麟攻讀博士?;貞浫绾慰既牒卧菏俊伴T下”,,他頗有感觸。報考博士研究生時,,付振華找到了何院士的郵箱,,發(fā)送了一封簡歷,竟然接到了何院士的電話,,付振華難以置信,。“何院士會親自打電話聯系我,?”他不敢相信,,趕緊跟導師確認,,原來真的是何院士!之后,,付振華更真切地感受到了何院士的平易近人,。
“他先后指導研究生60余名,并堅持為本科生上導論課,,從賀蘭山下的故事講起,,激發(fā)本科生的材料報國夢?!痹菏棵貢囉袼颊f。在他的帶領下,,團隊于2022年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何院士生活簡樸,格外低調,,在鄭大校園里可以時常見到他一個人騎著或推著一輛輕便型電動車,,與普通老人無異。有時候加班到很晚,,也是一個人騎著電動車回家,,佝僂著身體跨在小小的電動車上讓人心疼。
受聘于鄭州大學,,學校實行年薪制薪酬,。但何季麟院士堅決拒收,稱“只愿為學校多作一點貢獻”,。雖古稀之年,,他多次帶領團隊赴盧氏縣開展科技幫扶,向品學兼優(yōu)的高中生現場贈送自己簽名的院士寄語卡和愛心紅包,?!昂卧菏渴强茖W家精神的傳承者、教育家精神的實踐者,,而且還是熱心公益事業(yè)的‘社會活動家’,。”提及何院士,,王瑞波贊不絕口,。
2021年何季麟獲評“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后,他受邀給師生做報告時,,語重心長地叮囑大家:“創(chuàng)新發(fā)展,、高質量發(fā)展時不我待,要振奮精神,、團結奮斗,,抓牢接力棒,,勇敢肩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責任,努力把鄭州大學建設成世界一流大學,,努力為黨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貢獻,!”
“何院士心系后學用情至深。2020年,,我還是化工學院黨委書記時,,邀請何院士為化工學院全體新同學上開學第一課,沒想到何院士爽快答應了,?!毙|h委常委、副書記王利國回憶道,,“此次捐贈,,我們曾多次勸他考慮考慮,因為他家庭也很樸素,,但他還是堅持捐贈,。我們對此都很感動?!?/p>
校黨委常委,、副校長胡少偉表示:“這筆獎學金將由鄭州大學教育發(fā)展基金會負責管理,用于鄭州大學材料學科相關專業(yè)本科生,、研究生的助學金,、獎學金”。
“明年將進入‘80后’行列,,我將再接再厲,,努力為國家材料科技和材料產業(yè)發(fā)展多作貢獻,不負國家的培養(yǎng),,不負學校的信任與支持,。”展望未來,,何季麟依然壯志滿懷,。(李艷麗 撰稿)
何季麟院士
校黨委書記別榮海代表學校接受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