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內有關單位: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實“八五”普法規(guī)劃,,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創(chuàng)新性地開展網絡普法工作,,大力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進程,,根據《關于印發(fā)〈2024年網絡普法行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學校將組織參加2024年網絡普法行系列活動,,歡迎廣大師生參與。具體內容如下:
一,、“e法豫說”法律法規(guī)云答題活動
(一)活動時間
即日起至2024年12月30日,。
(二)參與方式
通過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根據提示進入答題頁面,,按照題目要求進行答題,。

(掃描圖一的二維碼直接進入答題環(huán)節(jié);掃描圖二進入“e法豫說”小程序后通過點擊“普法答題”進入)
(三)鼓勵設置
系統將隨機從題庫中抽取10道題目組成答卷,,在規(guī)定時間內全部答對后,,便有機會贏得省內部分景區(qū)電子門票。
二,、網絡普法IP形象設計大賽
(一)征集內容
全網征集河南網絡普法IP(少年“包公”或“法治君”“法小象”“豫小法”)形象,,開展最萌畫像征集大賽。本次征集活動面向全校開展,,個人,、單位均可申報。
(二)作品要求
1.需將河南地域文化元素與網絡普法主題相結合,,創(chuàng)造出既有河南特色又能傳達網絡法律知識的IP形象,;
2.IP形象應積極向上,既能確保其在網絡環(huán)境中易于傳播和記憶,,又能體現網絡普法的核心價值,;
3.表現手法不限,形態(tài)類別不限,,需具有高辨識度及親和力,、應用性強;
4.作品需為原創(chuàng),,單品,、套裝均可參賽;
5.所有參賽作品著作權歸主辦方所有,。
(三)作品申報
征集時間:即日起至2024年12月20日
申報方式:參賽者按照要求將參賽作品電子版及《2024年河南網絡普法IP形象設計大賽參賽作品登記表》(微信掃碼獲取),,發(fā)送到指定郵箱:1491868911@qq.com,。
(四)作品評審
大賽設立專家評審委員會,由相關專家作為成員,,負責參賽項目的評審工作,。大賽設一等次1名、二等次2名,、三等次3名,,頒發(fā)證書和相應的勞務補償,;入圍等次10名,頒發(fā)證書,;優(yōu)秀指導老師和優(yōu)秀組織若干,。活動最終解釋權歸活動組委會所有,。
請使用微信掃碼下載《2024年河南網絡普法IP形象設計大賽參賽作品登記表》

三,、“e法豫同行 護航新征程”河南省網絡普法故事短視頻創(chuàng)作大賽
(一)活動主題
本次大賽以“某某游歷記(成長記)網絡接力創(chuàng)作賽”為形式,以“青少年網絡權益”“個人信息保護”“網絡數據安全”“舌尖上的安全守護法”“生活中的消防知識”等重點普法內容為創(chuàng)作主題,,聚焦百行百業(yè),,設計普法故事,提升網民法治意識,,增強普法實效,,推動形成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二)參賽范圍與時間
參賽范圍:個人,、單位名義參賽均可,。
作品征集期:即日起至2025年2月20日
作品評選期:2025年2月底
(三)參賽形式
作品須為即日起至2025年2月20日在新浪微博、微信視頻號等平臺發(fā)布,,并加掛#2024河南省網絡普法故事創(chuàng)作賽#,、#尊憲崇法#話題。
(四)作品要求
1.普法故事需以短視頻的形式進行呈現,,時長在1分鐘左右,。視頻格式需符合網絡平臺上傳要求,如MP4,、MOV等,。
2.作品內容形式不限,要緊扣主題,,具有充盈的正能量,,內容健康向上。
3.報送作品應注重政治性,、思想性,、法治性、藝術性相統一,,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注重以案釋法,,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小故事闡釋大道理。
4.參賽者參賽時應對其作品擁有獨立,、完整,、明確、無爭議的著作權,,須為參賽者原創(chuàng),,不得抄襲、盜用他人作品,,且版權未移交他人,。
(五)作品評選
大賽設立組委會,負責參賽項目的等次評定工作,。等次評定標準:故事創(chuàng)意(30%),、普法意義(30%)、視頻表達(20%),、傳播性(20%),。
(六)獎項設置
等次:一等次作品1部、二等次作品3部,、三等次作品5部,、優(yōu)秀等次作品30部。另設創(chuàng)作潛力等次若干,,予以表揚,。
勞務補償:給予600元—15000元不同等次的創(chuàng)作勞務補償(勞務補償金額為稅前金額,將根據有關法律法規(guī)代繳相應稅費),。
(七)注意事項
1.參賽作品語言,、表演、字幕,、作品標題,、名稱、評論,、彈幕,、背景中不得出現違反國家有關規(guī)定、社會道德規(guī)范等內容,,不得涉及色情,、暴力、宗教與種族歧視等,,一經發(fā)現即刻喪失參賽資格并自負一切法律責任,;
2.作品一經入圍,除不可抗力因素,,參賽作品不得以任何理由退出本屆短視頻征集大賽的展映和評選,。大賽主辦單位擁有參賽視頻的使用權(不另付稿酬),有權使用入圍視頻進行剪輯,、制作宣傳片花等,,保留對視頻的后期技術處理權,使用方式包括用于公益宣傳或提供給相關媒體用于大賽相關宣傳報道等,。
3.大賽最終解釋權歸大賽組委會所有,。
黨委宣傳部
法制辦公室
2024年12月11日